中国哲学人物:魏礼、赵士麟、陆陇其、唐甄、周召、曹续祖
魏礼(1629—1694)明清之际学者。字和公,号吾庐。宁都(今属江西)人。魏禧之弟,“易堂九子”、“宁都三魏”之一。受业于其兄魏禧。明亡后郁郁不得志,远游四方,所至必结交贤豪遗佚之士。治学以程朱为宗,特别推崇周敦颐,认为周敦颐在孟子以后,承续儒家道统,使“理
魏礼(1629—1694)明清之际学者。字和公,号吾庐。宁都(今属江西)人。魏禧之弟,“易堂九子”、“宁都三魏”之一。受业于其兄魏禧。明亡后郁郁不得志,远游四方,所至必结交贤豪遗佚之士。治学以程朱为宗,特别推崇周敦颐,认为周敦颐在孟子以后,承续儒家道统,使“理
中国古代司法并非一味以刑杀为威,相反,所追求的是“讼简刑清”,力求实现刑措而不用的和谐社会。孔子“听讼,吾犹人也。必也使无讼乎”发挥了长久的影响作用。历代所谓“盛世”,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“法致中和,囹圄常空”。
中国古代司法并非一味以刑杀为威,相反,所追求的是“讼简刑清”,力求实现刑措而不用的和谐社会。孔子“听讼,吾犹人也。必也使无讼乎”发挥了长久的影响作用。历代所谓“盛世”,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“法致中和,囹圄常空”。
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,尤其是异性相处时,保持一份清醒的自觉和恰当的距离,是维系情感健康与家庭稳定的重要前提。《傲慢与偏见》中曾提到,感情应当受到理智的约束,做事要有分寸。这句话放在现代人际关系中依然极具深意。爱情与婚姻是两个人共同经营的港湾,需要彼此信任、尊重